Search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型企業去上班?

艾兒莎今天花很多時間在寫一篇...

  • Share this: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型企業去上班?

艾兒莎今天花很多時間在寫一篇關於年後轉職的文章(本週四會發布在方格子訂閱文章內喔),在寫的時候,想了很多,想到了身邊那些因為一份工作、一個老闆、一間公司,翻轉了整個職涯命運,甚至達到真的”翻身“的例子,實在還不少。

於是我在文章中,大量的建議大家從評估公司的成長度與主管、團隊狀態,來看自己繼續留在該公司的ROI(投資報酬率)。因為從我自己身邊的親友調查中,看到對目前工作最多的痛苦源,都跟該公司的文化有關。

任何人都聽說過公司文化,但有些人不知道,公司文化是怎麼影響到自己的,他們總以為,公司制度差、規定爛、主管糟糕,只是一個很單一的面相,因此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但只要理解公司文化的建構過程,就知道,你所厭惡的那一切,都跟它有關。再想想,就知道,你所厭惡的那些東西,都是能留在公司中,且留著好一陣子的人事物,那自然就是因為這間公司的企業文化所引來。所以在評估是否離職,其中一個面向,我認為可以用目前企業文化是否為自己所喜或惡來當標準。我個人很喜歡看的專欄作家之一程天縱先生就有篇文章,剛好講到這部分有興趣可以參考。(https://lihi1.cc/fxVxY)

但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像艾兒莎的公司一樣,公司規模超小,雖然公司有在慢慢成長,但是資源與各種不確定性很高,那這樣類型的公司,甚至是其他再大一點的新創公司,該怎麼評估他們的企業文化呢?實在很難,因為當傳播文化的時間不夠久,創辦人的影響力因為員工量與尚未建立的體系而不存在,根本無法高大上的去談論企業文化啊!因為根本就還沒建立啊!!!!我曾聽到一個根本沒創業過的“創業講師”在演講分享創業方法時,就以「看看該工作室的企業文化吧」回答台下一個學生提出的「要不要去朋友開的三人公司上班」問題。這讓我真的很想大怒吼。因為有在以小資方式從0開始創業的人,都應該知道,創業的前期,也就是員工還算極少數時,都是在努力求生存找客戶,哪有什麼優雅的姿態去營造企業文化,就算有在努力建構,但也還不可能成形到公司外部的人可以即刻感知到該公司的企業文化為何。

所以,如果在轉職時,有想要考慮那些比較微型的企業,我建議,可以觀察該創辦人的三觀。這時代要觀察其實很簡單,先想辦法查到對方的email或臉書、linkedin其實就可以了。而這三觀是我在建議粉絲或讀者與之對談或面試時可以參考的:道德觀、求知觀、事業觀。

微型企業的根基,跟創辦人關係最大,其中我個人最重視的,也是企業能不能走得又正、又大、前景光明的根本,就是創辦人的道德觀。做事上能不能擇利卻不離善,待人上,能不能在成本控管之餘,擁有關懷仁愛之胸懷,合作上,能不能正直且不欺不瞞,這都跟個人道德觀有關係。

而求知觀則是包含了對趨勢的理解、對新知的野心,這樣再創新上也不會太落後。擁有求知觀,更是包含了國際化和跨界化的能力。事業觀,能看出創辦人對價值與成本、風險與賭注的控管,甚至若能更宏觀且開放的看待事業本體,就可以懂的運用這些控管能力,讓自己的公司規模放大。

當你認識到了一個這樣三觀正確的企業家或小老闆,我相信這就是你轉職時可以拋開公司規模、薪資狀態,優先考慮的絕佳選擇。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艾兒莎(Elsa)/ 獅子座A型 「woomanpower 女力學院」「苒苒面膜」「別處咖啡」創辦人,25歲到新加坡闖蕩,目前出版三本書,人生追求自主自由美夢成真。
View all posts